后跟,疼痛,足跟,的人,鞋子

提問: 腳后跟疼是不是病 問題補充: 我的腳站久了就會疼,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是不是有什么病了? 医师解答: 編輯本段疼痛原因韌帶發炎 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。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,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,當人行走時,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,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,造成疼痛。同時,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,一般來說,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。鞋子 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腳部的骨骼、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,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,使腳掌受力均勻,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松。但是,有的制造商為降低成本,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,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,力量集中于腳掌的某一部分,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,使韌帶更容易發炎。編輯本段如何保護  因此,要保護好腳后跟,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,特別是運動鞋;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。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,例如售貨員,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,則可以采用改變站姿的方法,前傾和后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柜臺放松一下腳關節,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。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,就應該停止運動,讓韌帶充分休息。還可以采用一種“跟骨墊”將后跟墊高,使腳掌受力點前移,減少后跟韌帶的拉力,幫助韌帶盡快恢復。編輯本段醫學名稱  足跟痛是因跟骨足底面所附著的肌肉、韌帶隨力量不均衡,使骨膜受到牽拉而引起的骨科疾病,現代醫學稱“跟骨骨膜炎”,又稱“跟骨骨刺”。編輯本段治療方法  治宜宜肝健脾,疏通經絡,祛寒以除濕,和血以止痛。處方  吳茱萸、五味子各10克   用法:藥研細末,置患足鞋墊后跟處鋪平,上蓋兩層軟布,穿著行走,日換藥1次   療效:用藥5天見效,有效率達100%內服處方  熟地25克,牛膝、木瓜、杜仲、枸杞、歸尾各9克,漢防己、炙甘草各6克,肉桂3克   服法:水煎,日1劑,服2次外洗處方  皂角60克,人發16克   用法:藥用水煎,去渣取液,浸泡患處,日兩次,浸后用三棱針在患足后跟正中線,紅白肉際處扎2.6-3.3厘米深,捻轉留針30分鐘,日1次   療效:內外兼治3-5天,有效率達100% 足跟痛是一種常見病。以足跟腫脹、麻木疼痛、局部壓痛、行走困難為特征。足跟痛又稱跟骨骨刺或跟骨骨質增生。在中醫學屬于“骨痹”范疇,發病原因多與老年腎虧勞損,外傷和感受寒濕有關。為治療日久或初起之足跟痛,選擇眾多祛風除濕、溫經散寒、軟堅消   腫、活血鎮痛的中藥浸泡足部,不損傷皮膚、無毒副反應。編輯本段具體藥方  其方藥、治法如下:藥用  透骨草、威靈仙、尋骨風、丹參、當歸、川芍、牛膝各30克,皂角刺、沒藥、玄胡、土鱉蟲、紅花各20克,加食醋2000毫升浸透后濃煎,濾取藥液,乘溫浸泡足跟半小時,并用力搓揉患處,早中晚各1次。每劑藥可反復加熱后使用2天。30天為1個療程。輕者1個療程即腫消痛止,重者堅持用藥2}3個療程內疼痛逐漸緩解、消失、行走自如。浸泡法用  陳醋1000毫升,加熱至足可浸入的溫度,浸泡患腳,每次20-30分鐘,每日1-2次,一般連用半個月,足跟痛開始逐漸減輕,持續1-2個月,司一望康復。也可用蘇木、白附、麻黃、當歸、川芍各30克,煎水浸洗腳部,同時用手搓揉足跟,以利藥液浸入肌膚,每次巧分鐘,每日2次,有祛寒除濕、和而止痛之功。熏洗磚烙法  先將茂艾60克、烏梅15克加水煎取藥汁,入盆內使熱氣上蒸,患足放于氣上熏洗,井用衣物遮蓋,等藥液冷后,將患足跟底部放于磚上,趁熱下壓數分鐘,每日1-2次,連續7天為一療程。藥液可用多次。也可取白芷、白術、防風各10克,用布包成一袋,在清潔水內浸泡10分鐘左右;另取磚頭一塊,在平面上挖一凹窩,置爐火中燒紅后取出;然后往凹窩內倒食醋100克,井將上述藥袋放在   醋磚上,隨即將患足跟放在藥袋上,約巧分鐘即可;每日1劑,連用3-5劑,療效顯一著。藥膳法  取雞肉90克、川鳥6克、黑豆60克、紅棗12克,洗凈后同放入瓦鍋內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煮2-3小時,至嘗無麻辣感為度,隨量飲用。適用于足風寒濕痹阻經絡者。也可用羊肉90克、淫羊霍9克,枸祀了15克,洗凈一起放入瓦鍋內,加清水適量,文火煮2小時,至羊肉熟爛為度,調味即可隨量飲用。適用于足跟痛偏寒濕者。改變習慣  每日踩鵝卵石5分鐘,促使纖維組織軟化,在海綿鞋墊的足跟處挖一洞,使行走時疼痛處小受壓,也有利于疼痛緩解。治療期間,還應適當休息,少走路,少彈跳,宜穿寬松柔軟、輕便舒適的鞋。癥狀較重或經上述治療未能奏效者,應及時到醫院診治。編輯本段秘方  成功治療“腳跟痛”的秘方:   1)取烏梅200克,加水濃煮30分鐘,去梅,加白醋100克。待溫度適宜,泡腳。   2)用肥豬肉,酒適量。肥豬肉切片,蘸熱酒敷患處。   3)取復枯草50克、食醋1000毫升。浸泡2--4小時,然后煮沸15分鐘,水汁備用,待稍溫后浸泡患處20分鐘,先熏后洗,1日2--3次,1劑可用2日。   4)用威靈仙5--10克、陳醋適量。調成膏狀,備用。先將患足浸泡熱水中5--10分鐘,擦干后將藥膏敷于足跟,外用布繃帶包扎。晚上休息時,可將患足放在熱水袋上熱敷。每2天換藥1次。   5)取五味子12克、乳香12克、牛膝20克、白酒適量。前三味共研細未,調拌白酒,外敷貼患處。   6)用白芍藥30克、懷牛膝15克、甘草10克、元茴3粒、白酒及醋各30--50毫升。前3味水煎取汁,分2次溫服,藥渣加元茴再煎,沸1--2分鐘后加入白酒及醋,趁熱熏洗患處,每日1劑,7日為1療程。一般1--2個療程即愈。編輯本段臨床范圍 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,臨床上主要有:(1)跟腱周圍炎;(2)跟骨骨刺;(3)跟骨骨膜炎;(4)跟骨下脂肪墊損傷;(5)跟骨骨折;(6)跟骨皮下滑囊炎(7)跗骨竇軟組織勞損;(8)跟骨結核、腫瘤等。  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:1、休息;2、選擇厚底、鞋底不能軟、鞋墊軟一些的鞋子,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;3、足跟部應用軟墊,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,保護足跟減輕摩擦;5、功能鍛煉。   治療方面:1、理療;2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;3、局部封閉治療;4、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,減輕刺激,緩解疼痛  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。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,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,當人行走時,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,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,造成疼痛。同時,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,一般來說,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。  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腳部的骨骼、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,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,使腳掌受力均勻,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松。但是,有的制造商為降低成本,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,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,力量集中于腳掌的某一部分,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,使韌帶更容易發炎。   因此,要保護好腳后跟,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,特別是運動鞋;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。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,例如售貨員,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,則可以采用改變站姿的方法,前傾和后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柜臺放松一下腳關節,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。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,就應該停止運動,讓韌帶充分休息。還可以采用一種“跟骨墊”將后跟墊高,使腳掌受力點前移,減少后跟韌帶的拉力,幫助韌帶盡快恢復。   另外,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,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,骨科常常采用一種鉆孔減壓的辦法,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內壓增高,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,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,特別是有些女性,或者產后,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,容易出現腳后跟疼痛,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。   引起腳跟疼痛的原因較多,臨床上主要有:(1)跟腱周圍炎;(2)跟骨骨刺;(3)跟骨骨膜炎;(4)跟骨下脂肪墊損傷;(5)跟骨骨折;(6)跟骨皮下滑囊炎(7)跗骨竇軟組織勞損;(8)跟骨結核、腫瘤等。  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:1、休息;2、選擇厚底、鞋底不能軟、鞋墊軟一些的鞋子,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;3、足跟部應用軟墊,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,保護足跟減輕摩擦;5、功能鍛煉。   治療方面:1、理療;2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;3、局部封閉治療;4、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,減輕刺激,緩解疼痛   絕大多數的腳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韌帶發炎引起的。人的腳后跟由33個關節和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,腳底的韌帶緊連著跟骨的底端,當人行走時,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域內,反復的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,造成疼痛。同時,體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關系,一般來說,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。  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。腳部的骨骼、肌肉和韌帶承受著人的整個體重,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,使腳掌受力均勻,使韌帶得到適當的放松。但是,有的制造商為降低成本,在鞋子的內部結構上偷工減料,導致鞋內的構造不能有效地支撐足弓,力量集中于腳掌的某一部分,這樣會加大韌帶的壓力,使韌帶更容易發炎。   因此,要保護好腳后跟,首先要挑選質量合格的鞋,特別是運動鞋;同時注意不要讓腳過度疲勞。有的人由于工作需要,例如售貨員,每天站立的時間較長,則可以采用改變站姿的方法,前傾和后傾站立相交替或者時而扶著柜臺放松一下腳關節,以防止韌帶的某一部位長時間承受太大的力量。如果腳跟已經有了疼痛發炎的現象,就應該停止運動,讓韌帶充分休息。還可以采用一種“跟骨墊”將后跟墊高,使腳掌受力點前移,減少后跟韌帶的拉力,幫助韌帶盡快恢復。   另外,現在認為一般是與跟部的骨內壓增高有關系,現在有腳跟疼痛患者,骨科常常采用一種鉆孔減壓的辦法,但是有些并不是骨內壓增高,現在中醫說的腎虛的人,也會出現這個腳跟疼痛的現象,特別是有些女性,或者產后,或者有些比較長的體質比較差的人,容易出現腳后跟疼痛,這種疼痛中醫說與腎虛有關。   回答者:酸菜粉兒-一代宗師十四級7-316:11   你好!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!我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“腳跟痛”的秘方:   1)取烏梅200克,加水濃煮30分鐘,去梅,加白醋100克。待溫度適宜,泡腳。   2)用肥豬肉,酒適量。肥豬肉切片,蘸熱酒敷患處。   3)取復枯草50克、食醋1000毫升。浸泡2--4小時,然后煮沸15分鐘,水汁備用,待稍溫后浸泡患處20分鐘,先熏后洗,1日2--3次,1劑可用2日。   4)用威靈仙5--10克、陳醋適量。調成膏狀,備用。先將患足浸泡熱水中5--10分鐘,擦干后將藥膏敷于足跟,外用布繃帶包扎。晚上休息時,可將患足放在熱水袋上熱敷。每2天換藥1次。   5)取五味子12克、乳香12克、牛膝20克、白酒適量。前三味共研細未,調拌白酒,外敷貼患處。   6)用白芍藥30克、懷牛膝15克、甘草10克、元茴3粒、白酒及醋各30--50毫升。前3味水煎取汁,分2次溫服,藥渣加元茴再煎,沸1--2分鐘后加入白酒及醋,趁熱熏洗患處,每日1劑,7日為1療程。一般1--2個療程即愈。   回答者:五蘊六塵-大學士十七級7-316:21   腳后跟疼的原因有很多種,平時注意保暖可以熱敷或用熱水泡腳,也可能是站的姿勢不對引起的。如果站立時把身體的重心放在腳后跟上就會引起腳后跟疼。   建議去拍一張片子,如果拍片有增生,那么就是因為增生引起的疼痛,越來越痛,有可能骨刺增大吧。   足跟痛的保養方法有:1、休息;2、選擇厚底、鞋底不能軟、鞋墊軟一些的鞋子,最好后跟部有一定弧度以適應足跟的弧形;3、足跟部應用軟墊,如硅膠制成的跟痛墊,保護足跟減輕摩擦;5、功能鍛煉。   治療方面:1、理療;2、口服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治療;3、局部封閉治療;4、矯正鞋墊緩解跖腱膜張力,減輕刺激,緩解疼痛。   你介紹一個成功治愈“腳后跟痛”的秘方:   用烏梅200克,加水濃煮30分鐘,去梅,加白醋100克。待溫度適宜,泡腳。3--5次后可見效。   腳后跟痛是病嗎?   解放軍304醫院骨科韋興   許多老年朋友有腳后跟痛的經歷,一般來說出現這種情況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、按摩后會逐漸緩解,但如果反復發作,則可能是得了“跟痛癥”。造成該疾病的原因很多,如外傷或退行性變后出現足跟脂肪墊萎縮、骨刺等。   由于跟痛癥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往往容易被人忽視,有些老年人認為這是人體逐漸衰老的一種副產品,因此無須治療,其實并非如此。對于跟痛癥的人來說,一般休息、理療、封閉、消炎鎮痛藥等均有助于改善癥狀,提高生活質量。也有學者認為:對于無外傷史的老年患者,跟痛癥可能是其骨質疏松的警示,因為骨質疏松可以最早在跟骨表現出來。   總之,避免外傷、注意勞逸結合可以減少跟痛癥的發病幾率。預防骨質疏松也有利于跟痛癥的預防和緩解。老年人一旦出現腳后跟痛應到醫院檢查、咨詢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aio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